close
花枝仔花枝羹

 

 

 

「姨兒,不要忘記帶花枝羹和炒米粉給我吃哦!」小時候爸媽聯手打拼事業,照顧我們五個孩子生活起居的是表姨,表姨的家不但就在花枝羹的附近,表舅還是老闆的麻吉。

 

 

1.攤頭.JPG

 

 

圖說:沒有招牌的花枝仔花枝羮,每天就這兩口,一是花枝羹,一是米粉炒,白天時段已交給第二代接手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小攤子在三重名氣響亮,人稱花枝仔的朱茂男從不接受媒體採訪,哪怕是陳美鳳等明星主持人也要吃閉門羹,這次破例讓我拍照,甚至走進後場細問花枝羹與炒米粉的美味秘訣,完全靠表舅的關係,兩人是同鄉,又是軍中同袍,一輩子的交情,讓我也沾親帶故。

 

 

2熱呼呼.JPG 

 

圖說:滾沸如熔漿的花枝羹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 四十年前退伍就回到三重家鄉賣花枝羹,小攤車放在正義北路上,7-eleven側邊騎樓下,沒有招牌,沒有店面,卻使用生魚片等級的活凍花枝,還早早引進熱水沖刷的自動洗碗機,路邊攤高規格,是因為花枝羹都是賣給鄉親吃的,所以朱茂男堅持用好料,衛生當然也不能馬虎。

 

 

3花枝羹.JPG

 

 

圖說:選用與生魚片同等級的厚肉花枝,裹上薄粉,鬚腳有彈性,肉身結實,肉厚將近兩公分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 當年一碗花枝羹賣三塊錢,前一陣子從五十元調到六十元,在三重堪稱高價位路邊攤,朱茂男說在中東、印度等海域捕獲的上好花枝,全世界都在搶,今年每公斤批發價從一百三十元飆到兩百元,壓不住成本,只好漲價。而他看中的花枝,標準特別高,每隻重達三公斤,是遠洋漁船專門賣給日本人做生魚片的等級,在盛產時一口氣買下好幾個貨櫃的活凍花枝,保證高品質的花枝羹全年供應無虞。

 

4米粉炒.JPG

 

 

圖說:米粉不是用拌的,而是用現炸豬油炒出來的,客人吃了才不會肚子痛,再配上豆芽菜,淋上蒜汁,是老祖母時代的古早味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這麼多年來,花枝羹總是維持小小一碗,裹住花枝的魚漿總是薄薄一層,每一口咀嚼都是大海的滋味,充滿彈性、韌度與勁道的拔河,追加一點點蒜酥、特調的醋汁與辣椒,風味再加乘。

 

 

 

花枝仔花枝羹/台北縣三重市正義北路五十一號/早上八時至午夜時分/農曆初二、十六公休

 

 

 

●廟東清水排骨麵台北分店

 

 

 

幾年前在報社裡接到讀者的美食通報電話,打電話來的人,正是台中豐原媽祖廟旁,人氣強強滾的廟東清水排骨麵的老闆女兒,她說清水排骨麵在台北開分店了,地點就在三重。

 

 

 

5豐原排骨麵1.JPG

 

 

6清水排骨麵.JPG

 

圖說:豐原廟東清水排骨麵北上後,到底有沒有走樣?比一比就知道,左圖為豐原本尊,右圖為三重分身,除了油麵條不是切仔樣(煮麵的杓子形狀),湯頭與排骨色澤如出一輒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腦袋裡立刻浮現廟東的盛況,趕在十二點以前,衝進小店裡,霸佔最後的位子,炸得像重烘焙咖啡豆的排骨酥,混合著蒜頭香與醬油香,由於醃得久、炸得透、蒸得夠,所以能使清水變高湯,再加上特製醬油與油蔥酥,不僅湯頭濃郁,味道醇厚,就連油麵條也維持最傳統的「切仔」立體形狀,大碗又好吃。

 

 

7豐原排骨麵.JPG 

 

 

圖說:清水變高湯全靠這些炸得酥透焦黑的排骨,一盅盅分好,再加水入蒸籠,蒸到精華釋放,內酥外滑為止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為了確定廟東清水排骨麵的台北分店貨真價實,第一次上門還偷偷摸摸的,怕被老闆識破我記者的身份。傳承老爸陳清旺手藝的陳明姿表示,每一個步驟都按照老爸的指示,排骨只選帶軟骨的小排,蒸到酥軟,入口即化為止。

 

 

 

8小軟骨.JPG

 

圖說:廟東清水排骨麵只選用豬小排的部位,因為其中帶有軟骨,嚼起來脆中帶軟,別具滋味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不過我每吃一次台北分店,就發現味道又淡了幾分,原來台北的客人總是抱怨太油太鹹,所以第二代不得不斟酌降低鹹度與油份,雖然滋味變清爽了,廟東的感覺還是沒變。

 

 

 

豐原廟東清水排骨麵台北分店/台北縣亖重市正義南路二十八號/02-89721187/營業時間為上午十一時至晚上十一時

 

 

 

●炭烤小酥餅

 

 

 

「王姐,請妳試試我家巷口天天大排長龍的小酥餅。」攝影記者陳志源,是我的美食報馬仔之一,當他把餘溫猶存的小酥餅捧到我面前時,老實說在第一時間不想放進嘴裡,因為再怎麼看,這小酥餅都像做失敗的蟹殼黃。

 

 

9小酥餅.JPG 

 

 

圖說:由於地心引力的緣故,垂直貼壁的小酥餅,都像剛坐過敞篷車的型男,頂個歪一邊的拉風頭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可是鐘樓怪人也有一顆溫柔的心,歪七扭八的小酥餅,散發難以抗拒的炭香氣息,翻過來看它的屁股,點點焦黑,正是致命美味的來源。

 

 

 

我是吃麵食長大的北方姑娘,對多油易碎的南方小點並不喜歡,然而這款改良式的小酥餅正合我意,表面沾滿芝麻,裡面是多層次有嚼感的燙麵加蔥花,一口咬下,豬油飄香,味精增鮮,好吃到連舌頭都有可以吞下肚。

 

 

10老闆.JPG 

 

 

圖說:老闆天天與這個半人高的鐵桶烤爐為伍,不但溫度高,煙大,還得快動作貼餅,我站在旁邊拍幾張照片都被燻得哇哇叫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11炭爐烤.JPG 

 

 

圖說:小炭爐裡學問大,離火遠的上面貼著小酥餅,最熱的則烤胡椒餅,高溫二十分鐘後,一口氣出爐一百多個餅。(王瑞瑤攝

 

 

 

其實不能怪小酥餅怪模怪樣,因為它跟胡椒餅一樣,都是垂直貼壁炭烤,所以形狀有點兒下垂感,路邊小攤一開張,買餅的人就沒斷過,老闆說,還有人專程從龜山坐計程車來,一買便是上百顆。

 

 

12剛出爐.JPG

 

 

圖說:剛出爐的小酥餅,只要眨幾眼就賣光了,生意好到爆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鐵桶改造的爐子,一次可貼烤上百個小酥餅與胡椒餅,每次貼餅前,老闆都要重新取炭、澆水、灌風來調整溫度,又是火又是煙的,其實很不好受。我靠近採訪不到半個小時,別說衣服頭髮都被煙燻臭了,還連吃好幾口煙,才體會好吃背後的辛苦。

 

 

 

炭烤小酥餅/台北縣三重市三和路與龍門路口/0926335723/營業時間為下午二時三十分至晚上七時

 

 

 

●玉記李亭香

 

 

 

一八九五年在蘆洲創立的李亭香,傳承四代,極盛時期開枝散葉,在北台灣有八、九家分店,如今名氣最響的一家在迪化街,古色古香的門市,販賣各種包裝精美的古早味漢餅。不過這樣高檔的李亭香,跟我從小的記憶格格不入,因為我所熟悉的三重玉記李亭香,是紅龜、牽仔、圓仔、發糕、麻(米加老,請組字)、糕仔、鳳片糕、毛呼、必桃等祭祀品的集合地。

 

 

13玉記李亭香.JPG 

 

圖說:採訪當天剛好趕上下元節,玉記李亭香忙著推出一筐筐剛炊蒸出爐的神明零食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 

現代人對拜拜很陌生,別說是年輕一輩,像我這種五字頭的,也搞不清楚什麼時候該拜誰,或要拜什麼,連上廟時跟神明說話還結結巴巴。可是小時候家裡做生意,三天兩頭都在拜拜,阿嬤每次都專程跑到玉記李亭香採買神明愛吃的東西,而我小時候只會吵著要吃外紅內白的麵龜,還會跟哥哥搶著圓仔上那一粒小麵團,或是躡手躡腳偷掰貢桌上的糕仔,再賴給其他兄弟姊妹。

 

 

14牽仔.JPG

 

 

圖說:這是牽仔(台語發音),又叫遷仔、元寶錢,仔細瞧上面浮出一串銅錢的花紋,能帶來錢財。(王瑞瑤攝)

 

 

15圓仔.JPG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kdvxqd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